任何新事物在剛剛起步時都難以避免被誤讀,新接觸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概念時,我們時常碰到一些迷思。人們可能會認為RPA將搶走人類的工作,它無所不能。但事實是這樣的嗎?
盡管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的名稱里有“機器人”三個字,這并不意味著它涉及到實體的器械。事實上,這類“機器人”只是一種軟件,它模擬人類操作執(zhí)行人機交互行為,作為虛擬勞動力協助我們的日常工作。
事實上,RPA的優(yōu)秀特質之一就是相比于其他解決方案,可以最低程度的解決問題。
部署少數的機器人就可以幫助企業(yè)解決問題。
RPA可以“無創(chuàng)”地在不同系統間實現切換和交互,從而可以減少部署流程對IT部門的依賴。在RPA規(guī)劃和部署中IT部門扮演重要角色,甚至在自動化流程遇到任何問題時,第一時間聯系的仍是IT部門。IT部門通常那個負責系統基礎設施、系統安全、應急響應/災難回復和IT治理。
雖然軟件機器人可能只是通過用戶界面與業(yè)務應用程序進行交互,但在許多情況下,使用更強大的系統API集成更加行之有效——這通常需要IT部門的支持。
雖然自動化確實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,但這不意味著人類勞動力的價值降低,實際上,隨著繁瑣的任務轉移到RPA,員工的創(chuàng)造力反而得以發(fā)揮。這真的只是一個觀點和保持開放心態(tài)的問題。
RPA并不邪惡,也并非無所不能,更重要的是,即便在有限的預算下,也可以很好的幫助企業(yè)解決現階段的問題,擁抱未來,著眼當下。達觀數據自主研發(fā)的智能 RPA通過融合獨有的OCR、領先的自然語言處理(NLP)、搜索和推薦技術,更加智能的支持財務,稅務,金融,運營商等多種行業(yè)的自動化場景,提升企業(yè)自動化能力。
這是兩種不同的技術,可以將它們類比為“雙手”和“大腦”。
RPA通過記錄模擬人類的行為與應用程序和系統進行交互,但是它們接受的指令必須條理清晰,邏輯明確,它才能夠執(zhí)行我們的指令去干活。RPA不具備需要用到直覺、判斷、創(chuàng)造力、說服力或解決問題的能力。而隨著人工智能領域的發(fā)展速度越來越快,新一代的認知技術已經能完成以往需要人工完成的任務,比如筆跡識別、圖像識別(OCR)以及自然語言處理(NLP)。達觀智能RPA集成了人工智能模塊,對復雜任務和非結構化數據具備更強的自適配能力。
只有“手腦結合”,將 RPA與人工智能技術有效融合起來,軟件機器人才能真正勝任復雜的工作任務。
文章來自 達觀數據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RPA中國 | RPA全球生態(tài) | 數字化勞動力 | RPA新聞 | 推動中國RPA生態(tài)發(fā)展 | 流 > 達觀智能 RPA|帶你破解 RPA的 5 大迷思
熱門信息
閱讀 (14728)
1 2023第三屆中國RPA+AI開發(fā)者大賽圓滿收官&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(13753)
2 《Market Insight:中國RPA市場發(fā)展洞察(2022)》報告正式發(fā)布 | RPA中國閱讀 (13055)
3 「RPA中國杯 · 第五屆RPA極客挑戰(zhàn)賽」成功舉辦及獲獎名單公示閱讀 (12964)
4 與科技共贏,與產業(yè)共進,第四屆ISIG中國產業(yè)智能大會成功召開閱讀 (11567)
5 《2022年中國流程挖掘行業(yè)研究報告》正式發(fā)布 | RPA中國